要問科研基金申報的命脈是什么?恐怕非創新莫屬了。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
創新性是科研的靈魂和生命線,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標的關鍵。評審專家判定所審的項目是否創新性,主要看申請人在標書的“立題依據”部分及“項目的特色和創新之處”部分闡述如何。
為了立題依據充分,我們在選題時一定要認真查新,力求擬開展的研究有意義、有需求、有創新、有假說、有預實驗支持。有些人對自己的科研選項缺乏自信,總希望在國際期刊中找到類似研究來證明自己不是“閉門造車”和“心血來潮”。殊不知倘若如此,我們的研究充其量也只能是“填補國內空白”。要知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只資助“first”而非“second”。在評審過程中,常常因檢索出國內外已經有與申報的標書相同的研究報道(有時甚至僅有1篇),該申請就因創新性不強而被“一票否決”。這樣的實例,屢見不鮮。因此,申請人在提交標書之前,應反復檢索國內外的數據庫。
為了確保選題新穎,必須了解國內外的研究動態、進展和前沿,進行仔細的文獻檢索。本人建議:申請人要檢索萬方等國內重要數據庫、“PubMed”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歷年資助項目,采取關鍵詞組合、層層扒皮的方法,證明擬開展的研究國內外未見報道。如果有1、2篇相關研究,一定說明你的研究與其不同,更全面、更深入和更新穎。有興趣的人不妨參考一下我的一份標書“鈣敏感受體在大鼠缺氧性肺動脈收縮和血管重構中的作用和分子機制”,也許會得到一些啟發?茖W網前一階段有關三氧化二砷的李饒之爭,也充分說明了國內數據庫檢索的重要性。
上一條: ISO14001認證運行的策劃和控制